理解RESTful架构
RESTful API推荐的设计基本原则
API与用户的通信协议,总是使用HTTPs协议
API部署在专用域名之下,例如: https://api.example.com
应该将API的版本号放入URL,例如: https://api.example.com/v1/
github将版本号放在HTTP头信息中,虽然不如放入URL方便和直观
在RESTful架构中,每个网址代表一种资源(resource)
所以网址中不能有动词,只能有名词,而且所用的名词往往与数据库的表格名对应。
一般来说,数据库中的表都是同种记录的"集合"(collection),所以API中的名词也应该使用复数。
举例来说,有一个API提供动物园(zoo)的信息,还包括各种动物和雇员的信息,则它的路径应该设计成下面这样。
对于资源的具体操作类型,由HTTP动词表示
RESTful架构风格规定,数据的元操作,即CRUD
(增读改删)(create, read, update和delete,即数据的增删查改)操作,分别对应于HTTP方法:GET用来获取资源,POST用来新建资源(也可以用于更新资源),PUT用来更新资源,DELETE用来删除资源
常用的HTTP动词有下面五个(括号里是对应的SQL命令):
还有两个不常用的HTTP动词:
一些例子:
如果记录数量很多,服务器不可能都将它们返回给用户。API应该提供参数,过滤返回结果
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参数。
参数的设计允许存在冗余,即允许API路径和URL参数偶尔有重复。比如,GET /zoo/ID/animals
与 GET /animals?zoo_id=ID
的含义是相同的。
状态码(Status Codes): 服务器向用户返回的状态码和提示信息,常见的有以下一些(方括号中是该状态码对应的HTTP动词)。
错误处理(Error handling)
如果状态码是4xx
,就应该向用户返回出错信息。一般来说,返回的信息中将error作为键名,出错信息作为键值即可。
返回结果
针对不同操作,服务器向用户返回的结果应该符合以下规范。
Hypermedia API
RESTful API最好做到Hypermedia,即返回结果中提供链接,连向其他API方法,使得用户不查文档,也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。
比如,当用户向api.example.com的根目录发出请求,会得到这样一个文档。
Hypermedia API的设计被称为HATEOAS。Github的API就是这种设计,访问api.github.com会得到一个所有可用API的网址列表。
其他
API的身份认证应该使用OAuth 2.0框架。
服务器返回的数据格式,应该尽量使用JSON,避免使用XML。
RESTful设计进阶
请求和响应
常用的Response要包含的数据和状态码(status code):
当
GET
,PUT
和PATCH
请求成功时,要返回对应的数据,及状态码200
,即SUCCESS
当
POST
创建数据成功时,要返回创建的数据,及状态码201
,即CREATED
当
DELETE
删除数据成功时,不返回数据,状态码要返回204
,即NO CONTENT
当
GET
不到数据时,状态码要返回404
,即NOT FOUND
任何时候,如果请求有问题,如校验请求数据时发现错误,要返回状态码
400
,即BAD REQUEST
当API 请求需要用户认证时,如果request中的认证信息不正确,要返回状态码
401
,即NOT AUTHORIZED
当API 请求需要验证用户权限时,如果当前用户无相应权限,要返回状态码
403
,即FORBIDDEN
关于Request 和 Response,不要忽略了http header中的Content-Type。以json为例,如果API要求客户端发送request时要传入json数据,则服务器端仅做好json数据的获取和解析即可,但如果服务端支持多种类型数据的传入,如同时支持json和form-data,则要根据客户端发送请求时header中的Content-Type,对不同类型是数据分别实现获取和解析;如果API响应客户端请求后,需要返回json数据,需要在header中添加Content-Type=application/json
。
序列化(Serialization))反序列化(Deserialization)
RESTful API
以规范统一的格式作为数据的载体,常用的格式为json或xml,以json格式为例,当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请求时,或者服务器相应客户端的请求,向客户端返回数据时,都是传输json格式的文本,而在服务器内部,数据处理时基本不用json格式的字符串,而是native类型的数据。
最典型的如类的实例,即对象(object),json仅为服务器和客户端通信时,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的格式,服务器和客户端内部,均存在将json转为native类型数据和将native类型数据转为json的需求,其中,将native类型数据转为json即为序列化,将json转为native类型数据即为反序列化。
虽然某些开发语言,如Python,其原生数据类型list和dict能轻易实现序列化和反序列化,但对于复杂的API,内部实现时总会以对象作为数据的载体,因此,确保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方法的实现,是开发RESTful API最重要的一步准备工作
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是RESTful API开发中的一项硬需求,所以几乎每一种常用的开发语言都会有一个或多个优秀的开源库,来实现序列化和反序列化,因此,我们在开发RESTful API时,没必要制造重复的轮子,选一个好用的库即可,如python中的marshmallow,如果基于Django开发,Django REST Framework中的serializer即可。
数据校验(Validation)
Validation即数据校验,是开发健壮RESTful API中另一个重要的一环。
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post
, put
或patch
请求时,通常会同时给服务器发送json格式的相关数据,服务器在做数据处理之前,先做数据校验,是最合理和安全的前后端交互。如果客户端发送的数据不正确或不合理,服务器端经过校验后直接向客户端返回400错误及相应的数据错误信息即可。
常见的数据校验包括:
数据类型校验,如字段类型如果是int,那么给字段赋字符串的值则报错
数据格式校验,如邮箱或密码,其赋值必须满足相应的正则表达式,才是正确的输入数据
数据逻辑校验,如数据包含出生日期和年龄两个字段,如果这两个字段的数据不一致,则数据校验失败
认证(Authentication)和权限(Permission)
Authentication指用户认证,Permission指权限机制,这两点是使RESTful API 强大、灵活和安全的基本保障。
常用的认证机制是Basic Auth
和OAuth
,RESTful API 开发中,除非API非常简单,且没有潜在的安全性问题,否则,认证机制是必须实现的,并应用到API中去。
Basic Auth非常简单,很多框架都集成了Basic Auth的实现,自己写一个也能很快搞定,OAuth目前已经成为企业级服务的标配,其相关的开源实现方案非常丰富(更多)。
由于RESTful风格的服务是无状态的,认证机制尤为重要。常用的认证机制包括 session auth(即通过用户名密码登录),basic auth,token auth和OAuth,服务开发中常用的认证机制为后三者。
CORS
CORS即Cross-origin resource sharing,在RESTful API开发中,主要是为js服务的,解决javascript 调用 RESTful API时的跨域问题。
由于固有的安全机制,js的跨域请求时是无法被服务器成功响应的。现在前后端分离日益成为web开发主流方式的大趋势下,后台逐渐趋向指提供API服务,为各客户端提供数据及相关操作,而网站的开发全部交给前端搞定,网站和API服务很少部署在同一台服务器上并使用相同的端口,js的跨域请求时普遍存在的,开发RESTful API时,通常都要考虑到CORS功能的实现,以便js能正常使用API。
目前各主流web开发语言都有很多优秀的实现CORS的开源库,我们在开发RESTful API时,要注意CORS功能的实现,直接拿现有的轮子来用即可。
关于CORS的介绍,请参考阮一峰老师的跨域资源共享 CORS 详解
URL Rules
RESTful API 是写给开发者来消费的,其命名和结构需要有意义。因此,在设计和编写URL时,要符合一些规范。
这里补充前述规则
Nested resources routing - 比较倾向于使用这种方法(而不是filter)
如果要获取一个资源子集,采用 nested routing
是一个优雅的方式,如,列出所有文章中属于Gevin编写的文章:
获取资源子集的另一种方式是基于filter,这两种方式都符合规范,但语义不同:如果语义上将资源子集看作一个独立的资源集合,则使用 nested routing 感觉更恰当,如果资源子集的获取是出于过滤的目的,则使用filter更恰当。
Filter
对于资源集合,可以通过url参数对资源进行过滤,如:
分页就是一种最典型的资源过滤。
分页Pagination
对于资源集合,分页获取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方式。如果基于开发框架(如Django REST Framework),直接使用开发框架中的分页机制即可,如果是自己实现分页机制,可参考Gevin的策略是:
返回资源集合是,包含与分页有关的数据如下:
当想API请求资源集合时,可选的分页参数为:
参数 | 含义 |
page | 当前是第几页,默认为1 |
per_page | 每页多少条记录,默认为系统默认值 |
另外,系统内还设置一个per_page_max
字段,用于标记系统允许的每页最大记录数,当per_page
值大于 per_page_max
值时,每页记录条数为 per_page_max
。
URL设计
Url是区分大小写的
Back forward Slash (/)
目前比较流行的API设计方案,通常建议url以/
作为结尾,如果API GET请求中,url不以/
结尾,则重定向到以/
结尾的API上去(这点现在的web框架基本都支持),因为有没有 /
,也是两个url,即:
这也是两个不同的url,可以对应不同的行为和资源
连接符
-
和 下划线_
RESTful API 应具备良好的可读性,当url中某一个片段(segment)由多个单词组成时,建议使用 -
来隔断单词,而不是使用 _
,即:
这主要是因为,浏览器中超链接显示的默认效果是,文字并附带下划线,如果API以_
隔断单词,二者会重叠,影响可读性。
参考
本文摘自以下两篇博文,原文非常详尽,值得学习
阮一峰的网络日志: RESTful API 设计指南 - 入门文章
RESTful API 编写指南 - 更为纤细和进阶
Last updated